发布日期: 2025-09-04 09:20来源: 涂霸浏览次數: 155
真石漆遇水发花,本质上是水改变了漆膜的反射和吸收光线的特性,暴露出底层的不均匀性。其核心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:
1. 基层问题(根源所在)
基层酸碱度不均(返碱):基层(水泥砂浆、腻子)碱性太强且未充分养护干燥,遇水后析出碱性物质(Ca(OH)₂),在表面形成白色结晶,导致泛白、发花。
基层含水率不均:墙面不同区域的干燥度不一致。潮湿区域水分向外蒸发时,会携带碱性物质到表面,形成深色水印。
基层吸水率不均:基层处理不平整,有的地方疏松(吸水快),有的地方致密(吸水慢)。遇水后,吸水快的区域干得快颜色浅,吸水慢的区域干得慢颜色深。
2. 材料问题
乳液品质差或用量不足:真石漆中的乳液是包裹彩砂、成膜的关键。劣质乳液或乳液含量低,导致漆膜疏松、孔隙大,防水性差,水汽极易侵入。
增稠剂过量:过多使用纤维素等增稠剂,会破坏乳液的稳定性,影响成膜致密性,降低耐水性。
底漆问题:
未使用抗碱封闭底漆:无法有效隔离基层碱性和水分。
底漆漏涂或涂刷不均:局部区域没有底漆保护,成为水分和碱分溢出的通道。
底漆质量差:封闭性和抗碱性不达标。
3. 施工工艺问题
漆膜厚度不均:喷涂时走速不稳,导致局部过薄,无法有效阻挡水汽。
施工温度过低:低温下乳液成膜不连续,漆膜有缺陷,易渗水。
未涂刷或未及时涂刷罩面漆:罩面漆是真石漆的最后一道防水防线。缺乏这层保护,真石漆直接暴露在雨水中。
4. 环境因素
施工后短期内遇雨水或露水:漆膜未完全干燥固化时就遭遇雨水冲刷,水分被锁在未完全成膜的涂层中。
二、解决方案与预防措施
解决思路是“预防为主,治理为辅”。
(一)预防措施(如何避免)
基层处理(重中之重!)
充分养护:新水泥墙面至少养护28天以上,确保碱性充分降解。
验收标准:施工前用湿度仪检测,确保基层含水率<10%,pH值<10。
选用合格腻子:使用强度高、耐水性好的外墙专用腻子,并充分打磨平整。
材料选择
选择优质真石漆:乳液含量正常(通常在15%以上),耐水性好。
必须使用抗碱封闭底漆:选择渗透性强、封闭性好的专用抗碱底漆,且必须涂刷均匀,无漏涂。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
及时涂刷罩面漆:选择憎水性、耐污性好的透明罩面漆,并在真石漆完全干燥后(一般24-48小时)及时涂刷,形成完整保护层。
规范施工
关注天气:避免在低温(<5℃)、高湿(>85%)或雨雪天气前后施工。
均匀喷涂:保持喷枪气压、枪距稳定,确保漆膜厚度均匀(通常2-3mm)。
做好保护:施工后24小时内如遇下雨,应采取遮雨措施。
(二)治理方案(已经发花如何处理)
如果发花问题已经出现,需根据严重程度处理:
情况一:轻微发花(仅遇水时显现,水干后恢复)
原因:通常是漆膜本身较疏松,吸水后变深。
处理:
等待墙面完全干燥,观察是否恢复。
如果干燥后颜色恢复正常,立即补刷优质的罩面漆。罩面漆的憎水性能有效防止水分侵入,从而避免发花现象再次出现。这是最简单有效的补救方法。
情况二:严重发花(干燥后仍留有永久性水印、泛白)
原因:基层返碱或底漆失效严重。
处理:
局部处理:用草酸溶液(5%左右)或专用泛碱清洗剂对发白区域进行清洗中和,然后用大量清水冲净。(注意:操作需谨慎,最好先小面积试用)
根本解决:如果清洗无效或问题反复出现,说明底层问题严重。
铲除发花严重区域的漆膜,暴露基层。
用草酸清洗基层,清水冲净,晾干。
重新涂刷优质抗碱封闭底漆(必要时可刷两遍)。
批刮真石漆专用腻子,打磨平整。
重新喷涂真石漆(注意与周边色差)。
及时涂刷罩面漆。
总结口诀:
防花看基层,底漆是核心;
施工要均匀,罩面是保证;
轻微刷罩面,严重铲除根。
通过系统性的原因分析和严格的流程控制,可以有效避免和解决真石漆遇水发花的问题,保证最终的装饰效果。